融合创新 协同赋能,首届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北京拉开序幕
来源: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发布时间:2020-12-11点击次数:516
2020年12月3日,由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丰台中都科技大厦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融合创新协同赋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份科学家座谈会上关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一件》和《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等重大政策的部署工作,“首届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于12月3日在北京拉开序幕。
高峰论坛主题为“融合创新 协同赋能”,紧密围绕我国“十四五”规划创新、协同、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紧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强国的伟大战略,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用”等各界领导嘉宾150余人。
高峰论坛由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赋智科技发展中心、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空间创新发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沣东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研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聚仪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仪速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华鑫安生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
产业的发展基石是创新,创新的源泉在科技,高峰论坛是首次科技服务届与产业服务届间的全国性盛会。高峰论坛将是国家和各地方各区域宣贯政策推广模式的重要阵地;将建立起科技资源、科技服务、产业间的沟通桥梁;成为技术需求对接、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服务及产业融合等方面协同的纽带;并最终成为全国科技服务创新网络,促进科技资源要素效率效能,提高各地方各区域市场化科技服务水平,让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姚文清秘书长讲到,探讨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新模式,共商产业模式新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同时科技资源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两者关系紧密。如何利用共享经济模式探索科研仪器开放市场化运作路径,进一步提高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科技服务业态的有序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贾一伟总助提到,中关村是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出发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是北京市科技资源整合的大平台。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是产业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其中科技资源的应用场景是广阔的,产业服务将更加有利于科技资源的高质量发展,中关村发展集团始终以服务创新为理念为使命,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
在两位领导殷切期望与祝福中,首届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序幕。
开幕式上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秘书长代表联盟与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在技术需求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科技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展。
图| 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服务平台揭牌仪式
签约仪式后,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由牵翼网、仪速安、轨交公司等多家科技服务企业共建的“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服务平台的建立将切实为轨道交通产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创新研发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将助力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会报告环节,邀请到国家平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领导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起草专家,高校、院所领导专家为高峰论坛开幕式作特邀报告。
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副主任许渊源做了主题为“北京市及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介绍到丰台园的产业发展情况。近些年,丰台园经济指标稳步提升,总收入约占示范区总量的10%,始终秉持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实现个性化和精细化服务。丰台园内主要产业为轨道交通产业,目前轨交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并得到多方认可。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瑞做主题为“落实国务院70号文推进仪器开放共享”报告。刘瑞总工程师提到,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是用于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些年,对科学仪器的投入非常大,每年投入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但是存在部门化和重复建设和购置的问题。习主席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铅华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国发70号文是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里程碑”,对具体的仪器开放共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明细,是科技部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部长毛振芹主要介绍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工作情况和北京落实国务院70号文的落实情况。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作为国家指导的地方落脚点,秉持着开放和服务的定位目标,绘出“小核心 大网络”的服务体系图。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研究员申其辉做了主题为““十四五”科学数据商业模式与共享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计量数据中心是未来民族发展战略中枢也是2035年战略的关键节点,计量数据是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开放共享,加快国家科学数据整合提升。申其辉研究员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我国十四五期间科学数据的发展思路。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王晓东在“建设先进研发平台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报告中提到,目前中科院半导体所致力于建立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型半导体维纳加工技术平台,支撑信息领域关键核心器件研发以更好的应对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需求。
同济大学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主任陈力做了主题为“风从东方来——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运行服务介绍”报告。
下午的“科技资源赋能产业发展专题论坛”由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颖主持,十余家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相关单位分别做相应行业发展现状和成果报告。
“首届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完美拉开序幕,为我国科技资源产业服务和共享服务奠定基础,本次高峰论坛为市场化服务机构与科技资源供给侧间沟通搭建了桥梁,成为科技资源服务方与下游产业间在技术需求、高校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产业融合等方面协同的纽带。打造全国科技服务创新网络,促进科技资源要素效率效能,提高各地区市场化科技服务水平,让科技资源更好的服务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