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实施“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的运营为核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做法
来源:国家资源平台发布时间:2021-03-15点击次数:375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北京市科委等政府部门负责动员组织高校院所参与平台建设、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品牌宣传。各高校院所负责整合各自可开放的科技资源,并引入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对接服务。
一、建立开放共享工作的服务队伍,解决有人干活儿的问题,并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通达到各区,形成上能通资源、下能达企业的科技服务队伍
北京市科委依据单位开放资源和工作特点,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也就是服务队伍建立中的成员分为三个类型:
中央直属大型院校和企业,独立建设综合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目前共有中科院、北京大学等27家;(工作路径: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实施中央或市属单位科技资源愿意为北京地区企业进行服务的目的)
其他科技资源较为分散的单位,依托北京生物医药中心等专业机构,构建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12个领域中心。(工作路径: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以技术领域作为梳理思路,将分散的科技资源集成,为北京地区企业进行领域技术的拓展服务)
在重点产业功能区或研发机构集聚区,设立海淀、朝阳等区县工作站,主要负责沟通信息,整合区域内零散资源及区域内的供需对接工作。(工作路径: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将央属或市属或领域上的科技资源集成,为北京市各区的在区企业进行科研服务,同时必须走入企业,发现和挖掘本区企业的科研需求,这是个细活累活。)
上述这些台友单位的联系人,我们建了工作群,对在区企业反映的各类科研需求提供对接服务。
二、授权干活的人,可以使用科研仪器对外开展服务
高校院所根据各自情况,依据70号文,可以在单位内部指定其内设机构,或是利用引入或成立企业性质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将可开放资源统一授权给服务机构进行经营,让科技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形式上分离,以解决国有科技资源开展市场化服务的资产管理问题。
这就是国务院推广措施中提到的“以授权为基础”,解决“授权可以做、授权谁来做”的问题。
三、要求单位形成对外服务的利益分配制度,形成多干多得的激励措施
高校院所、实验室服务人员和专业服务机构,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比例对服务收入进行分配,以调动各方积极性。如,学校、实验室、委托的专业服务机构三方按照7:2:1。6:2:2的比例分享服务收入;或是采取学校确定各种检测服务的基本价,由专业服务机构加入专业服务附加值后再向社会报价的方式;或依据高校院所情况建立各自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
四、形成鼓励开放服务的政策措施
方式1,以服务效果为导向的后补贴支持。政府部门每年根据开放效果对平台成员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以单位开放仪器设备资源数量、服务企业数量、服务合同收入为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给与后补贴。后补贴政策突破原有科技经费使用范围,明确凡是与平台建设有关的支出均可由单位自行安排,人员经费不受比例限制。
方式2,利用资金政策,促进合作。可利用创新券等资金促进社会上的小企业利用实验室已有的成果、科研人员及科研设备,两方或三方签署科研合同或服务协议,促进科研仪器设备、成果的对外服务及成果转化。
方式3,制定支持事业单位对外服务的政策,解决事业单位利用科研仪器对外服务时的七个关键环节——“服务定价、预决管管理、签署服务合同、开具发票、入账、绩效分配、后续检查”。可上北京市科委网站查找《关于北京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若干关键问题的实施细则(试行)》(京科发〔2018〕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