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科技创新示范平台
来源:潇湘晨报发布时间:2021-05-10点击次数:394
位于绵阳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汇聚着140多家军工院所、企业和服务平台的6000多台“闲置”的特色仪器,曾一度跻身媒体热搜排行榜。
日前,记者在共享平台大厅的屏幕上看到,滚动播放的一组增长数据勾画出该平台的成长轨迹:网聚科学仪器6000多台、服务企业2000余家、共建单位110余家……政府搭台、市场唱戏,遵循市场化逻辑,在绵阳一个个创新平台上,“资本”与“知本”碰撞,一个又一个奇迹在此诞生。绵阳市赛思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该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做电磁兼容检测,买检测设备需要上百万元。通过仪器设备共享,企业的检测成本节约了6成以上。根植绵阳,面向全国。通过仪器设备共享这扇门,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了交融互动,催生了更多意外财富,这正是科技城以“共享平台”为桥梁,推进创新改革最期待的状态:从外围切入,不断带动核心。
去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绵阳经验”《银行与企业风险共担的仪器设备信用贷》成功入选。让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运营负责人陈俊岗充满信心的仪器设备信用贷,主要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抵押购置仪器设备的需求,“政府+银行+平台”三方,按照风险共担原则建立“风险池”,设立专项金融产品,将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资源与企业研发需求成功对接,实现了政府、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三赢。绵阳柏瑞电子有限公司便是第一批享受到“红利”的企业。该公司通过“设备仪器贷”拿到170万元贷款引进高端设备后,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订单量不断上涨。去年一季度,在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该公司产值达到了400万元,比同期增长10%。
近年来,绵阳把建平台、促转化、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建成了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一批主攻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与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一楼之隔的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同样也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搭起了“桥梁”。“你好,请问有什么技术需求服务需要帮助吗?”简短一句话语的背后,向世人展现的是国家技术交易中心业务的核心和关键:做大做强技术交易这桩“大买卖”。
32000——这是交易中心最新征集的科技成果和创新需求数目。而不断刷新的数字,是交易额实现新突破的“秘密武器”。更为关键的是,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如连锁超市般在全国各地建立分中心、工作站“揽活”,让一个个“沉睡”在实验室内的“硬核”成果转化为市场“爆款”产品。早前,在绵阳华宝鼎业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主任邓建国正和该公司负责人对高功率LED封装胶生产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在交易中心的“撮合”下,绵阳华宝鼎业科技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促成“联姻”。这款透明性可以达到99%的胶水,能够极大提高LED灯珠的寿命和功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根植绵阳,辐射更大更广的范围是国家技术交易中心不变的初心。自成立以来,不断促成的“好事”,为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军铺就道路。去年底,国家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成立。让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平台负责人丁爱华定下的“小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搭建创新平台,实现更多科技资源共享和流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诞生更多市场“爆款”。今年初,在一系列走访对接后,国家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带着北碚企业的技术需求来到绵阳,撮合了一段“科技姻缘”。在走访过程中,交易中心了解到重庆荣凯川仪仪表有限公司有技术需求,基于其具体要求,在系统内匹配资源“找对象”,找到了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重庆荣凯川仪仪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技术合作,关系到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的市场开拓。为一款新产品提供技术研发支撑,提升产品含金量。”
“双城记”不断上演的背后,是交易中心实现从“理念创新”到“模式创新”,积极搭建平台,做强做优技术交易这桩“大买卖”的关键一招——整合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产业园区、科技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创业资源要素主体,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联姻”,为入驻的科研成果提供遴选、评估、评价、再研发、交易担保等“一条龙”服务。
(记者 郭若雪)
【来源:绵阳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