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的冉盛网则是将目光瞄准中小型科技科研企业
来源:中国科学网发布时间:2018-09-03点击次数:22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快速发展,在线支付、社会信用体系以及物流业整体上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贸易交易总额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物价上涨水平和个人收入增长间逐渐产生不平衡乃至差距悬殊,加之传统的市场交易不仅有“经济实力”这道硬门槛,还有程序较为繁琐、产品使用效率低、大量资源被闲置等情况,实惠、便捷、产品利用率高、使用门槛低的共享经济便成为新的经济创新创业风口。
在社会大众尚不具备足够强大的经济购买力,社会各类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产品总体性价比水平未得到有效监控并获得高接纳度的情况下,具有足够市场需求并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共享经济模式的确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便利,从而赢得市场。如果说时下正流行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纸巾等是瞄准具有普适性需求的大众市场的话,那么主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的冉盛网则是将目光瞄准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中小型科技科研企业、独立个人等相对“小众”但更具精准度的群体上,在共享经济理念下走出一条新路。通过有效配置大量闲置科学仪器,不仅满足了科研研发人员对仪器更实惠、更便捷的使用需求,也极大提高了仪器使用率,从而为科技进步贡献了应有的力量,体现了冉盛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逐渐引起大众关注的科技资源共享问题,并非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各种专门会议不断召开,《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关于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科技数据共享等科研资源共享政策、法律法规大量颁发,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人民政府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都明确规定要大力推动各类科技资源向全社会开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使用,建立更加专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冉盛网即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为了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科研资源共享,我们采访了冉盛网联合创始人陈静,开始了一场新角度新视野的对话。
紧跟共享经济风口 大力倡导科学仪器共享
“起初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各类科学仪器的销售,并随着社会发展趋势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建立了广阔的科学仪器销售网”,CEO陈静表示,“我们在供应链、物联网、销售终端等环节上持续发力,在产品质量、服务便捷度寄售后服务上严格把关,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到2016年,公司总销售额再次攀升,超过了预期目标”,通过不断调整市场策略,密切关注用户需求,冉盛在科学仪器销售这个相对“小众”的领域跻身一线,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随之不断提升。
冉盛网联合创始人陈静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科技类行业的状况时,陈静说,“2017年,中国社会经济风起云涌,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炽手可热,在科技领域,我们了解到大量科学仪器设备闲置造成严重浪费与科研机构、企业及科研人员面临设备昂贵、使用手续繁琐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科技创新受到严重阻碍。同时在公司仪器销售过程中高校各实验室教授老师、甚至企业科研部门人员对于仪器的需求几乎都是靠相互之间的人情关系解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成本高,有实验需求的老师之间相互委托,连不少企业都是向高校借用,我觉得能用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没必要靠人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专业的平台来实现仪器的共享。”
她对问题做了全面缜密的分析,的确,就在不久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化行动方案》,为仪器共享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上的引导,陈静再次抓住机遇,将科学仪器与共享经济有机融合,确定了公司未来一大发展方向——发展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陈静表示,虽然近两年科研机构人员对于仪器共享的需求愈发强烈,但这一领域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机制、技术、法律法规尚不明朗,为此需要我们去勇敢探索。建立完善的共享服务平台,链接线上线下两端,并充分理解时下新零售经济模式的人、货、场的融合,方能将仪器共享的理念变成现实。
目前,冉盛网在上线试运营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互联网+科技服务交易额已超百万,服务机构超过150家,并在不断上升中,处于蓬勃发展状态。未来,冉盛网还将为用户在平台特色功能、仪器保险、数据管理等各个层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让仪器共享更实惠更便捷,为科研提供更优良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冉盛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