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解读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发布时间:2019-02-27点击次数:571
近年来,伴随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各项投入的逐年增加,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资源规模也在日益壮大,各类大型仪器在量和质上都呈现出飞速发展,随着国内大力支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推进若干项,平台的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环节,下面根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18年第7期内容,挑选出生物医学类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特点,大型仪器管理相关举措,为我们解读生物医学类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的相关事项。
生物医学类大型仪器特点
大型仪器即指大型精密贵重仪器,根据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定义:单价或者成套价值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即大型仪器设备[1]。教学与科研是当前研究型高等院校的两大重要任务,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则是教学科研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大型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生物医学类大型仪器特点主要包括:(1)购置价格及后续维护维修费用较贵;(2)仪器结构复杂、功能繁多;(3)精密度高,专业知识储备要求高,操作技术严格;(4)仪器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要求高;(5)仪器更新换代周期相对较短。
生物医学类大型仪器管理相关举措
在本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搭建与运行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保证大型仪器安全运转、充分发挥仪器最大使用效率和加大资源共享进行了如下五方面的建设与探索。
1.大型仪器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效率,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基础。中心根据配备大型仪器特点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制订了各项日常管理制度。
2.引入大型仪器管理系统
2013年,中心引入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借助校园信息化网络、通信等资源及校园一卡通身份认证系统,统筹大型仪器管理,使其成为由操作软件和刷卡电控机结合的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1)大型仪器信息公开化。(2)仪器授权使用管理。(3)仪器预约管理。(4)实验结果的网盘存储及传输。(5)仪器使用基础数据汇总。(6)大型仪器校内共享更为便捷。
3.重视实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生物医学类大型仪器专业性强,需要配备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技术人才。保障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熟练掌握仪器操作、乐于奉献的人才技术队伍。(1)建立高素质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2)注重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
4.重视大型仪器维修维护及后续回访服务
重视大型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杜绝仪器“带病运转”是保障大型仪器正常运转、提高使用率的细节与关键。
5.有偿服务
生物医学类大型仪器不仅购置价格昂贵,后期维护维修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中心的运行来看,2014年起中心启动大型仪器使用的有偿服务机制,根据学校大型仪器共享服务收费标准,借助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完成计费核算,按月收缴大型仪器使用测试费。收取的专项费用小部分可作为仪器负责人的劳务支出以充分调动负责人积极性,大部分将作为仪器的保养维护基金,保证仪器可以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逐步实现“以机养机”的目的和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良性循环。
大型仪器的正常运行是生物医学类实验室科研工作正常开展最为基础的重要支撑条件,大型仪器的管理及共享平台建设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仪器管理者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制订和调整相应的管理计划及措施。中心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制度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壮大技术服务队伍、保障维修和售后回访、提供有偿服务五大管理机制,加强大型仪器管理并构建共享平台,稳步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率及共享率,延长仪器使用周期,保障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促进了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