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仪器中心级别: 其他
- 仪器中心类型: 其他科技创新平台
- 主要学科领域: 基础医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科研用房面积: 1300㎡
- 实验室认证认可: 否
- 成立日期:2016-07-01
- 所属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
医学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于2002年10月成立;集医工交叉相关实验教学资源与人才和学科优势于一体,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的综合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己任。中心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左右。实验室布局科学合理,安全设施及制度完善。开放运行规范,网络化辅助教学,信息化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效率高。
-
"医疗仪器:该方向以康复医学和智能控制为理论基础,以临床康复、护理保健的具体需求为研究导向,综合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工程技术,在个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给药系统、生化检测仪、医学图像可视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生物材料:该方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围绕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评价与应用开展研究。充分利用本校材料学和医学两大优势学科交叉整合,与多家医院、工厂合作,强调产学研,在血液吸附灌流材料、活性骨修复材料、药物递送载体及分子探针等方向形成了特色。
微纳医学:微纳医学是将微米和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医学的研究,主要包括(1)应用微米和纳米技术研制新型医学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2)利用微米和纳米技术在更微观的层面上探索生命活动的过程和机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纳米流体和纳米加工技术,发展基因检验、超灵敏标记与检测技术、高通量和多重分析技术等分子诊断技术;同时发展与之匹配的微流控检测仪器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加工。此外,还有针对肿瘤、传染病等医学难题,在微米和纳米层次上进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及临床防治方法探讨。
医学影像:该研究方向以医学影像技术中临床、教学中面临迫切问题为出发点,主要依托本学院与学校附属医院的医学影像设备,形成了富有特色研究方向,其中包括:(1)医学影像设备的开发与系统集成研制(2)分子影像探针的开发与应用研究(3)医学影像信号的采集技术与图像后处理算法的研究等。" -
在做好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同时,中心近年来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中心重视实验讲义的编写和实验教材的建设工作,在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基础上,结合本院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中心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中心自编的实验指导书21部。
联系方式
登录用户才能看到联络人信息和联络方式,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