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来源:河南科技网发布时间:2021-06-22点击次数:450
根据三门峡市发展需要,市委做出建设“五大平台”促进转型创新发展的重大决策。近年来,三门峡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创新平台”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出台一系列创新平台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平台的创新引领能力和水平,全市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0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组建三门峡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市场化平台,打造产业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新培育三门峡市水利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备案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卢氏县获批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获批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止2020年底,新增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01个,全市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487个,较“十二五”末的127个净增360个,翻了3倍以上,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的企业创新体系;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乌(三门峡)科技创新研究院、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门峡中心为平台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三门峡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代表的产业创新体系;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2019年,以三门峡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三门峡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三门峡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培育与奖励、支持孵化载体发展、支撑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等8个实施办法,形成了支持科技创新和平台载体建设的“1+8”政策体系。2020年研究制定《三门峡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科技创新“1+8”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二)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2019年,三门峡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较2018年增长幅度较大。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37%,较2018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居全省中游水平。预计2020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1.5%。
(三)创新主体培育实现加速。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全面落实惠企奖补政策,2020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6家,较上年净增1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都有明显提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1家,新增23家。
(四)双创孵化载体实现“量质齐升”。出台《三门峡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三门峡市众创空间管理办法》、《三门峡市支持孵化载体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加强载体培育,不断提升三门峡市科技孵化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达到12个。
(五)技术合同成交额持续提升。依托三门峡科技大市场资源和优势,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窗口,有效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2020年共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5笔,登记额10611.5万元,同比增长率84%,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六)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围绕打造人才政策高地,以人才办“1+8”人才政策为引领,将项目作为引进人才智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实行“人才+项目”模式,以多点开花推动全面突破,初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广泛开展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接活动,通过举办全国杜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郑州大学科研成果对接洽谈会、“中科院专家三门峡行”等重大招才引智专项活动,发布三门峡市企业需求和签约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