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省长出席!超短超强激光平台“落地”郑州,河南首个!
来源: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3-29点击次数:401
近日,河南科技界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正式在郑州开工,为我国科研人员再添一柄“神兵利器”,而这也是河南省谋划建设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参与该项目筹划建设的有关单位中,就包括郑州大学。
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并讲话
省长王凯出席
3月17日,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市举行,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并讲话,省长王凯出席。开工仪式上,楼阳生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项目的开工建设表示祝贺,向清华大学、郑州大学以及参与筹划建设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表示感谢。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炯天介绍了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项目建设情况及发展构想。孙守刚、陈星、安伟、霍金花出席开工仪式。
超强超短激光可用于打造肿瘤治疗“质子刀” 图源:解放网
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能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之前只有在核爆中心、恒星内部、黑洞边缘才能找到的极端物理条件。超强超短激光的发展不仅能推动一系列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的研究,也将促进相关领域新技术变革及新产业的诞生。未来,“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将开展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器(包含脉冲延展器、再生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与脉冲压缩器等四大模块)研究开发,形成制造具有国际顶级性能的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器能力。
作为河南谋划建设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是当之无愧的科技重器。此前,“超短超强激光平台”一词便已频繁出现在河南省重磅文件中。2022年1月6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开工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等。3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提到,开工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等。3月14日,河南省发改委出台的《河南省扩大有效投资十条措施》中,强调抓好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推进超短超强激光平台等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
实现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一流学科、重大前沿课题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五个突破”,是“十四五”时期河南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目标。近年来,郑州大学坚持站位一流目标,前瞻30年、谋划30位,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河南实验室建设、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牵头组建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参建神农种业实验室,全力服务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以郑州大学作为建设主体的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于2020年10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全国第7家批复建设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该中心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0PFlops(每秒10亿亿次)。2021年1月,中心首批13个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科技专项正式立项,河南省财政支持专项经费4310万元。现阶段,中心已部署了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精准高性能天气预报、关键零部件抗疲劳数字制造等一批重点应用。
任务已定,责任已明。未来郑州大学将继续凝心聚力、踔厉奋发,着力推进“五大高地”建设,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在中原大地上“起高峰”,续写百年奋斗,绘就宏伟蓝图!
拓展阅读: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稳定运行和持续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
通过建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能力,有力推动基础前沿研究和综合交叉探索,可以为我国高新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供重要的平台和关键的手段。因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体现了我国科技向原始创新大步迈进,也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